忍者ブログ
さあ!三度目の旅立ち、三度目の大冒険
2024/11月

≪10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月≫
[1]  [2]  [3]  [4]  [5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大约是之前看了太多好评,等自己坐下来看《赤壁》的时候,觉得这两个小时多少还是有点难熬——之前的好评,让预期值太高了吧。

这片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英雄的聚会,忠义的盛宴”。吴宇森着重和刻意要表现的是大时代背景下,英雄们纵横天下的广阔画卷。但是这故事从上半部来看,讲得太拖太松散。这样一部大片,当拿到小屏幕上看时,画面上的冲击力将被抵消。这个时候故事的力量反而更能凸现出来,于是《赤壁》在叙述上的问题,在人物塑造上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吴宇森还是过多考虑着北美的市场,于是这个故事难免不土不洋。问题最明显的就是某些相当西方化的对白和搞笑。总之,目前来看,拍得最好的古装大片还是陈可辛的《投名状》。

“无皇刃谭”这四个字其实无意义,只是制作人单纯觉得比较酷才用在片名里。而真正的关键字是“异邦人”。

毫无疑问,这片里几乎所有的主要角色都是“异邦人”,主角无名是红发的荷兰人、仔太郎来自大陆、受明朝皇帝指派东渡而来的高手、而罗狼更是使着中国剑法,却又被称作“蛮子”的双重异邦人。而作为本土的日本人则始终为配角出场。除了直观的外貌、打扮和动作场面外,这些主要角色的精神世界也无时不展现出作为他乡人的色彩——东渡的高手们总是在不断念叨返乡,无名说起自己隐藏红发时的惆怅……

然后,这片是一部时代剧,一部武士剧。个人看过的同题材类型的片不多,但讨论武士的精神迷失和珍贵,似乎是此类作品的共同主题。这部《无皇刃谭》也不例外,无名的心路历程代表了对武士精神的迷茫和求索,终而彻悟。他因为武士精神提倡的理想境界和现实的实用主义间的巨大差距而感到痛苦,从而封刀——其实他就是那个混乱时代里的“异邦人”。

同样的还有罗狼,这是一个身份极度混乱的男人。金发碧眼、口音浓重的汉语、还有骨子里与同僚们的不同处处在说明他是一个“蛮子”。而到了日本这个小岛上,他那独特的中国式的剑法又更加重了他的混乱。而能够确定自己存在的,只有不停的寻求强大的对手,乃至最后致命伤的疼痛。虽最后死于满足,但这有何尝不是一个“异邦人”的悲哀?

同时,无名追求心灵上的平静和无愧,与罗狼追求力量与技术的高峰,实则代表了武士的两个面。但最终目的都是要达到“心技一体”的境界,故事最后由以心挥剑的无名完成了这个追求过程。但无论如何,无名与罗狼的所构成的“武士的理想境界”,在此精神业已坍塌的发源地,却已是鹤立鸡群,犹如一片废墟中的丰碑了。

PR

对于我来说,这是个历史悠久的系列了。由GBA三作培养起来的我,和那些从SFC时代成长起来的发烧友加凹点狂来说,我也就是个业余爱好者级别的菜鸟。对于我来说,在斗技场里把成长率前十位的角色练满升级,然后转职再练满,对我来说就是极限了。而保守谨慎的“防守反击+卡位”也基本是我最擅长的打法——除非为了进外传要在限制回合内过关。

但毕竟经过GBA三作洗礼,也算是个FAN了。而且当初入受DS,也有很大程度是期望能够玩到FE的新作——曾经对朋友说“在DS玩到FE我这机器才算没白入”。所以虽然这次是1代重制,不过对我来其实和新作没什么差别了。不过比较令我意外的是,这一作与GBA前三作间比较大的差别和感觉。

首先是画面上的,人设由北千里换成士郎正宗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游戏里却莫名其妙使用了假3D的效果让大半角色变成了大饼脸。这对一贯以“帅哥美女”为卖点的FE人设来说实在是一个不能容忍的缺点。再来是战斗画面上的表现力,虽然大幅度强化变为3D效果,但实际表现力、人物建模的效果实际根本没法和GBA三作的2D动画比——GBA时期很多非常帅非常酷的必杀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一作的表现根本就是简陋。

这一作大概出了战斗地图表现比较好外,其他都只能说差强人意。个人觉得不是不能做好,而是一个制作思路问题。就算是第二方厂商,似乎也对DS的机能定位和把握都有相当偏差。触控笔使用的喧宾夺主、扬短避长的画面表现、特殊操作创意的取舍,还有某些类型游戏的泛滥——似乎绝大多数制作方还是没解决好。

再来谈系统,据说这作重制只加强了,而对初代的系统丝毫未作调整。所以对习惯了GBA三作的我来说,这个系统总有些“不便”和“怪异”。比如转职道具无差别、龙骑居然是飞马的上级职业、村庄只能由主角访问等。

“救出”系统没有后,也对战术安排及行军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支援对话”系统没有后,游戏的投入度和角色取舍也失去不少乐趣。当然,比较极端的数值成长也让人很囧。角色经常在等级很底的情况下出现零项目成长的“白板”,真有点叫我无话可说。

这次重制也有新加内容,那就是五个外传。不过就我的经验,FE外传从来都是以限制回合过关或是特定角色生存为进入条件。而这次居然破天荒的反其道而行之,以队伍角色人数来决定。这就出现了过去以全角色过关为目标的不复存在,为了进入外传几乎所有的玩家都在忙着让队里的角色去领便当——在我看来,过去FE外传都是以达成完美结局、或是带有奖励玩家为目的的。而这次外传的目标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员。这对于FE系列的玩家来说实在是难以理解。

奥运会前一天左右开打,但奥运会闭幕前一天通关。我的速度算是慢的了,这一作对我来说可算是一个相当陌生的FE了。那原始而有怪异的系统,和风格变化较大的画面,让我不太能看到GBA三作的影子。关卡的难度虽还可以,但略显单调——总的来说,本作给我的满足度还不够高,没达到预期的高度。

但开了这个头后,让我期待任天堂会不会将过去的旧作都在DS上复刻重制下呢?尤其是SFC上那三作,常常听人传颂,颇为向往。而这次的初代重制,虽然不能令人满意,但实际可提升改进的空间相当大。无论接下来继续推出复刻,还是新作都已积累了宝贵经验,都将是令人期待的。

去年下半年听说此书的出版消息,但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只入手了差不多同期出版的《冒险少年》。今年6月即将7月,或者已经7月的时候得知FX要从日文AMAZON买书于是就搭了顺风车购入。本来以为是8月底才能到手,没想到今天就入了。可谓意外惊喜。

安达大叔的“SHORT PROGRAM”系列中文译名有两个,大陆叫“短篇杰作集”算是意译;台湾则音译成“秀逗方程式”——听上去很无厘头,不知道的以为什么二三流漫画。名字怎么翻译我们先按下不表,但这个系列加上《冒险少年》则可基本代表大叔短篇漫画创作的最高成就。然后安达大叔的短篇,就可以和高桥大婶的短篇,一起并称为“日本短篇漫画的双璧”(这是我给封的)。在他俩之上的,大概也只有手冢大神的短篇了。

SHORT PROGRAM 系列结成单行本出版时间很早,高中时我就在租书店看过64开的口袋版。到2006年夏去北海道时,我在札幌的丸善书店入手的两卷已经是新装版了。直到这次入手的系列第3本才算是时隔多年后的“新作”——但其中还是有小一半儿的作品都看过了,也没办法,大概是大叔这两年忙着连载并没有太多时间画短篇吧。所以集结成册也花了这么多年。

在这次收录的九篇作品中,《メモリーオフ》我大概在2000年之前的《梦幻总动员》上就看过,重看很是怀念。武论尊原作的《白夏》最初在网上看时觉得丧失太多安达大叔的色彩,总觉得一般,这次重看倒是有点湿的冲动了——但大叔伤感青春的最高杰作还是《逝去的春天》。《天使のハンマー》故事太过悲伤了,感觉更像是《冒险少年》系列故事的悲情版。《下駄とダイヤモンド》算是SHORT PROGRAM系列里经常出现的爱情喜剧,情节简单,感情也是含蓄的。《四角い海》暂时还没看,大概翻下像是比较另类的题材。《逃げた神様》是大叔少有个人回忆录,讲述他和某位著名漫画前辈的交往。《ショートメール》和前两本里的《震度四级》有异曲同工之妙。四话短篇连载的《偶像A》这次只收录了前三话,可算是个遗憾。

然后,这本书里我大概最喜欢的就是《どこ吹く風》了。因为这个故事符合我长久来对安达大叔短篇漫画的审美标准,即情节安排在戏剧性与合理性上的平衡感、作品感情表达得含蓄、以及高超的画面表达力。

手捧这本书,我有的只是满足感,和读懂大叔作品的所获得喜悦感——这位与我父亲同龄的大叔呵,我真不知该怎么表达我对他的那种亲近感与尊敬了。

这是一部青年漫画,因为其有着睦月与怜子的初恋故事,那个在少年向作品里无比美好的故事,作者就这么真实地打碎给我们看。但青年漫画毕竟是文艺作品,必然有着艺术高于生活的一面,所以这部作品大概可说是青年爱情童话,因为最后不那么帅的王子和伤痕累累的公主还是很理想的生活在了一起,而且很现实的过着每天有时两次,有时三次的幸福生活。

但关键是这个最后结尾还是相当生活化的,因为作者用无数的篇幅交代了这两人爱情的无限可能性和可行性。睦月虽然有着缩和懦弱的一面,但总地来说还是个脚踏实地的腼腆青年。而麻美除了在恋爱上的屡屡受挫外,为人处事则相当成熟干练。更重要的是两人在不知不觉间所累积起来的默契,这是他们可以并肩生活下去最重要的条件。

我们还是来看作品中穿插的“爱神的恶作剧”吧——

1、睦月初恋的女孩,外表看来很内向纯朴,实际则是可以在几个男生间玩转的厉害角色。

2、嘲笑着睦月爱情观的麻美实际却暗地里喜欢着睦月,而且还被睦月来了一次颜射……

3、麻美的三次恋爱经历,越发外道和痛苦

4、关于“虹玉”此种怪病的设定,本来认为这是以为着繁殖的终结,结果却是繁殖的增加。

5、睦月与怜子的恋爱,一个既美好又带着苦涩的玩笑。

6、睦月与麻美的恋爱,绕了一场勘察全程马拉松的距离的大圈子,本以为不会再见,但缘分无限,挡是挡不住的。

爱神的恶作剧第一部,虹玉,这是值得沉溺一次的爱情恶作剧、这是值得投入一次的恋爱、这是值得坐下来尽情享受的青年漫画。
------------------------------------------------------------------------------
麻美的OL套装非常迷人,我很喜欢。

当对桐生麻美的感情经历有了大致了解之后,我就想到了《东京爱情故事》里的赤名莉香。同样的爱情理想主义者,同样对爱情不计回报的投入,而同样又不断彷徨于爱情的迷宫中苦苦求索而不得其解。如果说怜子代表的初恋,还带着少女爱情的甜蜜;那么麻美所代表的苦恋,则是都市年轻女性在爱情中苦涩的一面,这份苦涩又搅和着爱情的含蓄,越发像一杯单品咖啡,苦而香醇。

麻美爱情的苦涩,来自于她对爱情的专一态度与其每段恋爱结果间的落差。一个对爱情有着几乎理想主义理解的女性,对每一段感情的投入都是无怨无悔。但命运弄人的是,在和睦月终成眷属之前,她的每段感情都在背离甚至背叛她的理想主义。但就算每次恋爱到遍体鳞伤,但麻美却依旧能够在痛苦中继续着下一段爱情。她自始至终证明着——女孩子,离开恋爱是无法生存的。

来看看麻美除对睦月外的三段恋爱:第一段是高中时候水到渠成的校园恋爱,那时候的麻美大概就像怜子一样充分享受着爱情的甜蜜,同时也经历了初恋不可避免的痛苦蜕变。这是一段相当完整的感情,但麻美的理想主义爱情观也第一次出现——“考虑以后和他结婚永远生活在一起”。这种年轻人在初恋中都有的理想主义,在麻美这里有着更加现实化的理想投影。而后大学时期的第二段感情,则带有着年轻人特有的冲动、欲望和现代爱情的不确定性,麻美虽然很享受这种恋爱带来的激情,但对这种爱情的很大的不确定性则明显准备不足——于是她“哭得死去活来”,但“后来却明白,这样只能让感情冷得更快”——这样的认识和觉悟,带有着很大的无奈,因为明明自己如此投入,而感情却早已消逝,但自己却不能挽回,甚至不能为此感到痛苦,否则只能让自己更受伤害。对于麻美来说,接受这样的爱情观的过程,究竟花费了多少的时间和眼泪呢?

第三段恋爱,当得知对方的心意后实际已经宣告死亡。直到分手前,麻美只是在和自己理想中的爱情在谈情说爱,她在痛苦中描绘出属于自己的爱情虚像。她甚至只能在每一次肉体的纠缠中才确定出自己感情的存在与被肯定,为此,她几乎放弃了一切正常恋爱所能得到的东西。不过,麻美在了结时却异常干脆利落,这其实和她能够忍受“不伦之恋”的道理是一样的。当她找到、确认了自己真正的爱情后,就可以为此豁出一切!

这是怎样一个为爱而生的女子呵!

再来看麻美对睦月的恋爱,这份恋爱以中学时代那个带着男性体液味道的吻开始,整整绕了一大圈才算得了一个圆满的新生。当在经历了三段感情,再次恋上睦月的时候,可谓“身经百战”的麻美在对睦月的态度却又异乎寻常的保持着纯粹,如果初恋般的纯粹。只是在一边守望着,只要心上人幸福,自己怎样也无所谓。也许这就是麻美永远无法改变的理想主义爱情观的作用吧,一旦恋上,她便无法摆脱的怪圈。自己设下的怪圈,还有在恋爱上欠佳的“运气”,大约麻美的苦恋爱也算是爱神的恶作剧之一吧——让一个视爱为至宝女性总不能得她的真爱。

而最后,这个恶作剧的魔咒的解除也带着那恶作剧的成份,桐生麻美的理想爱情,始终是和心上人睦月的男性体液搅和在一起呢~(笑)

プロフィール
HN:
北見 マコト
性別:
非公開
自己紹介:
这是一个缺乏想象力的时代,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是一个大黄金时代,这是一个大黑暗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行走在钢筋水泥间的我,好在还拥有ACG,我从其间看到希望也挣到快乐。
カレンダー
10 2024/11 12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最新コメント
[05/08 睡觉]
[04/25 FD]
[02/27 仇]
[10/10 仇]
[09/18 kitami]
ブログ内検索
アクセス解析

Copyright © 北へ The 3rd Strike All Rights Reserved.
Material & Template by Inori
忍者ブログ [PR]